人性探微
本书特色
[
《人性探微》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20卷丛书之一。作者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西方文学中的人、人性、人道主义向来缺乏实质性的深入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探讨外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为契机,学术界较全面、也较正面地涉及到了西方文学中人性问题和人文传统,发表了不少成果,但其系统性和深度均有不足,因此,对西方文学中的人性抒写、人文传统作较系统的梳理和更深入的研究,仍然是学界目前的重要课题,所以,十余年来,作者围绕上述内容,追本溯源,对西方文学的人性抒写与人文传统的演变作了初步的梳理与阐述。本论文集是作者这方面工作的部分成果。
]
内容简介
[
该套丛书涉及了比较文学理论、外国文学、中外比较文学等研究领域,不仅是作者们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领域长期的学术积淀和*新研究成果,也是中国现当代比较文学领域顶级专家的集大成,更是近几十年来该领域各个专业方向*著名的博导教授、长江学者们的优秀成果的集中呈现。
]
作者简介
[
蒋承勇(1956- )浙江义乌人,文学博士、现任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会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著有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欧美自然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西方文学的文化阐释》《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英国小说发展史》等10余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外国文学评论》《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次。
]
目录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前言王向远1 自序1 综合论 酒神与日神:西方文学的人性意蕴与双重文化内质 世俗人本意识与宗教人本意识的对立与统 ——“两希”文学之文化内核异质互补论 论欧洲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人文走向 ——兼谈世俗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 “人”的母题与西方现代价值观 ——人文主义文学新论 从上帝拯救转向人的自我拯救 ——古典主义文学“王权崇拜”的人性意蕴 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的现代转型 ——兼及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 论十九世纪西方文学中“人”的形象 世纪回眸:文明是我们的家园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人文观念梳理 人物论 亚当与夏娃:善恶主题的始源之原型 普罗米修斯:文明的悖谬与人的困惑 耶稣与普罗米修斯:对人的生命存在的双向价值认同 俄狄浦斯王:走向文明的艰辛 浮士德:欧洲“近代人”文化价值核心 “拜伦式英雄”:“超人”原型的人文沉思 作品论 《神曲》:从神圣观照世俗 《堂吉诃德》:多重讽刺与人文意蕴的重构 《哈姆莱特》:人的觉醒与迷惘 《新爱洛伊丝》:自然之爱与人性抒写 《人间喜剧》:对人类生命本体的忧思 《双城记》:“美德”与“恐怖”演绎的人性之善恶 作家论 莎士比亚:从世俗观照神圣 卢梭:在尘世点燃天国之圣火 于“颓废”中寻觅另一个“自我” ——从诺瓦利斯与霍夫曼看德国浪漫主义人文取 司汤达:自由的困惑 福楼拜:跋涉于沙漠中的骆驼 托尔斯泰:堂吉诃德与西西福斯的融合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的定位的困惑 左拉:“人”的神话的陨落 后记
封面
书名:人性探微
作者:蒋承勇
页数:380
定价:¥68.0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11722409
PDF电子书大小:8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人性探微》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