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耶稣会士.科学传播
本书特色
[
本书研究清代康熙时期我国科学思想的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在清代康熙时期,有较多的西方传教士在清室宫廷服务,编纂了大型历算著作《律历渊源》等,但当时科学是皇权的工具,满足于颁历授时、预测天象的实用需求,并非以追求创新为目的;“御制”历算著作长期深锁宫中,没有及时传播;康熙晚年提倡“西学中源”说,则导致复古思潮的兴起。这些科学活动没有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作者总结这方面的历史教训,引起读者的深思。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全球史和跨文化的视野对凡尔赛与紫禁城之间的科学交流、传教士在清廷扮演的角色、在清帝政治生涯中科学与权力如何交织等问题娓娓道来。
]
作者简介
[
韩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自然科学史研究》主编,Archive for 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Annals
of Science编委,HistoriaScientiarum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已出版主要著作有:《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1582-1793)》、《通天之学:耶稣会士和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合著合编有《中国印刷史》《中国活字印刷史》《〈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欧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献汇编》、《中国和欧洲:印刷术与书籍史》。发表论文百余篇。
]
目录
总序 1
前言 1
导言 5
**节 从凡尔赛到紫禁城:康熙时代法国科学在宫廷的传播 1一 法国皇家科学院及其科学活动
3
二 “国王数学家”来华 9
三 科学院和“国王数学家”的关系 18
四 蒙养斋的设立与康熙时代的科学活动 26
五 结 语 38
第二节 君主和布衣之间:李光地在康熙时代的活动及其对科学的影响 41
一 康熙学习西学之开端 42
二 观星台事件和李光地失宠之关系 47
三 梅文鼎入京与被聘入李光地馆 61
四 李光地为何再次聘请梅文鼎 66
五 算学学习中心保定:巡抚衙门的科学活动
70
六 李光地与康熙、梅文鼎德州之应对
76
七 结 论 82
第三节 白晋的《易经》研究和康熙时代的“西学中源”说 86一 康熙与“西学中源”说之提倡 87
二 耶稣会士的适应策略与白晋的《易经》研究
91
三 “御用文人”:白晋的《易经》研究
97
四 白晋、康熙与“西学中源”说 105
五 结 语 112
第四节 科学、知识与权力:日影观测与康熙在历法改革中的作用 116
一 引子:晷影测量的历史 117
二 日影观测与康熙学习西学之起因 120
三 1692年乾清宫的日影观测 128
四 康熙、耶稣会士与 1711年的日影观测 135
五 康熙对西学态度的转变与历法改革的缘起
147
六 结 语 153
附 录 “跨文化研究”丛书书目 165
封面
书名:康熙皇帝.耶稣会士.科学传播
作者:韩琦
页数:168
定价:¥49.0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4-01
ISBN:9787520204767
PDF电子书大小:10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