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选择与钟摆式发展-新经济史视角下的阿根廷发展悖论-第二辑
本书特色
[
《制度选择与钟摆式发展:新经济史视角下的阿根廷发展悖论》从新经济史视角探究了阿根廷钟摆式发展悖论,揭示出“衰落”的根源在于产权得不到政治制度保障。资源禀赋和殖民地传统造就了独特的产权、社会结构,并催生出民众主义。以庇隆上台为标志,阶层狭隘利益取代共容利益成为社会主导,“俘获”总统成为实现阶层利益的途径。走出困境,需要全社会就基本制度和游戏规则达成共识,更根本的则是要破解断裂状社会结构,建立现代制度结构。
]
作者简介
[
姜涵,1984年出生,山东济南人。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玻利维亚加布里埃尔·雷内·莫雷诺自治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文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玻利维亚工作生活多年,并曾赴西班牙和墨西哥留学培训。主要研究方向为拉美经济和国别发展模式。
]
目录
导言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的独特历程章 阿根廷发展进程的历史回顾节 阿根廷发展进程的断裂第二节 初级产品出口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局限性第三节 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局限性第四节 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局限性第五节 基什内尔模式的形成、发展和局限第二章 阿根廷制度变迁的初始制度禀赋节 阿根廷的初始经济制度禀赋第二节 阿根廷的初始政治制度禀赋第三节 阿根廷的初始意识形态禀赋第四节 基本制度在制度结构中的匹配性和独立性第三章 阿根廷社会阶层结构的演进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节 断裂状社会的形成及其阶层结构第二节 断裂状社会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第四章 阿根廷发展进程中国家制度和行为的演变节 职团主义与“勾结型国家”的产生第二节 制度性缺陷与易被集团“俘获”的国家第三节 国家衰弱在阿根廷发展进程中的表现第五章 阿根廷断裂状社会的治理策略——庇隆主义节 庇隆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第二节 庇隆主义的发展与演变第三节 庇隆主义的政治策略第六章 结论:对阿根廷国家衰落的反思与启示节 对阿根廷钟摆式发展的反思第二节 对中国的启示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书名:制度选择与钟摆式发展-新经济史视角下的阿根廷发展悖论-第二辑
作者:姜涵
页数:237
定价:¥69.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20322027
PDF电子书大小:10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制度选择与钟摆式发展-新经济史视角下的阿根廷发展悖论-第二辑》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