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惑:百年中国股史的九个瞬间(精装)
相关资料
[
我对于介绍美国资本市场历史的《伟大的博弈》有很深的印象,所以也很期待有一本介绍中国资本市场历史的书。这本《股惑》或许能满足这种期待。
——方三文 雪球创始人
十九至二十世纪上海、香港双城的经济、商业关系密切,金融资本穿梭往来。两地的股票市场百余年来也是相互影响,推动中国金融市场不断成长壮大。本书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展现了这一历史进程,对普通读者和投资者而言有其价值。
——李培德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教授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视角,尤其是清朝和民国股票市场的内容。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都是押着相似的韵脚,一次又一次的泡沫兴起和破灭,内在结构都是相似的。
——戴雨森 真格基金合伙人
中国股市跟电影挺像的,中国的股民炒股就像买票看了一场电影。股市跌宕起伏,但真正看懂电影情节的人寥寥可数。这本书,就把百年股市的电影情节掰开揉碎,向广大股民们娓娓道来。
——王牧笛 著名财经主持人
从经济角度看,百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变,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在创造这个奇迹的过程中,股票市场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市场制度建设两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研究股市的历史对于进一步优化我们的股市有什么启示性作用?本书的内容,很具有参考价值。
——苏琦 《财经》杂志副主编
]
本书特色
[
晚清中国,传统商业规则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猛烈冲击。一种全新的商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种全新的投资方式——股票,随之进入国人的生活。人们对于财富与投资的理解,发生了巨变。 本书以1872年轮船招商局建立为始,以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落幕为终,记述了百年来证券市场在神州大地激荡起伏的历程,对中国股市的演变细节做了全景式呈现。 股票市场的出现,虽为中国投资者带来了机遇和财富,但投资的高风险也经常让人血本无归。股市的沉浮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市场的历史总是遵循着某种内在的经济规律。 穿越百年,重现九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从股史中读懂人心。以史为镜,不仅可以领悟日常的投资策略,更意味着开启今人财智的某种可能。
]
内容简介
[
股票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已近百年,然而此间中国正值新旧交替的历史转折,战乱纷争不断,股票市场的发展轨迹时断时续,使得今天的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知之甚少。
1990年,在阔别了近40年之后,股票投资又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今天,股票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投资工具。查看相关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10月,我国股票账户的开户数已经超过1.5亿个,股市的涨跌可以说事关千千万万个家庭。
非常感谢本书的作者在散乱的资料中将中国股市的历史重新梳理并呈现出来,让人们有机会了解中国股市的百年风云。正如作者所说:“市场无常、投资无常、财富无常,股票投资是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它考验的不仅是表面的操作技术,更是一个人内在的心态、眼界与格局!”
纵观百年股史,因为盲从和不理性而导致的投资失败不胜枚举,在市场中博弈,不论你的投资方法是公司基本面分析,公司财务面分析,还是市场技术面分析,用历史的眼光去增加一个观察的维度,都是必不可少的。
]
作者简介
[
孙骁骥,80后,财经作家,国际金融理财师CFP持证人,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常年致力于经济史和财富管理的研究。“腾讯大家”、“百度百家”、“雪球财经”、“金融界”等媒体专栏作家。著有《购物凶猛:20世纪中国消费史》《致穷: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随笔集《不列颠笔记》等。
]
目录
目录
自序
上篇 晚清股市风云
轮船招商局:“晚清**股”是怎样炼成的
1883 年的启示:上海的房市、股市为何同时崩盘
橡胶股泡沫:清王朝的*后一场股灾
中篇 民国投机往事
金陵投机梦:浮沉于投机市场的民国政要
民国十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潮
孤岛繁荣:战乱年代的上海证券市场
下篇 现代股坛忧思录
香港1973 :股市迎来大时代
黑色星期一:黄金的八十年代戛然而止
亚洲金融风暴:一场承前启后的危机
结语:走向世界的中国股市
附录
封面
书名:股惑:百年中国股史的九个瞬间(精装)
作者:孙骁骥
页数:未知
定价:¥68.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5-01
ISBN:9787520713443
PDF电子书大小:12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股惑:百年中国股史的九个瞬间(精装)》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