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流动过程中的收益分配
节选
[
《全球资本流动过程中的收益分配》: 根据IMF《国际收支手册》的统计分类,一国的境外资产和负债可以分为3大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资产项下的“其他投资”中将储备资产单独列出)。而这3大类资产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更详细的子类。(1)直接投资:直接投资反映一国的居民单位(直接投资者)对另外一经济体的居民单位(直接投资企业)的永久利益。它包括直接投资者和直接投资企业之间的所有交易,如两者之间开始的交易、以后的交易以及他们与公司型和非公司型的附属企业之间的交易。(2)证券投资:证券投资包括股票和债券的交易。债券又分为长期债券、中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3)其他投资:包括长短期的贸易信贷、贷款(包括利用IMF的信贷)、货币和存款(可转让的和其他类型的,如: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人股形式的存款和贷款以及在信贷合作社的股份等),以及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不含直接投资项下的交易)。(4)储备资产:储备资产包括一经济体的货币当局认为可以用来满足国际收支和在某些情况下其他目的资产的交易。涉及的项目包括货币化的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货币、存款和有价证券)以及其他的债权。需要注意的是,确定储备资产的构成和范围,并不是服从于运用客观正规的标准而是屈从于有关条件和其他种种考虑。因此,我们基于IMF的3大类资产分类,分别估算了各类资产的国际投资头寸。 ……
]
内容简介
[
《全球资本流动过程中的收益分配》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各国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现象进行研究,从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的角度,探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利益分配以及其中的原因。《全球资本流动过程中的收益分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全球资本流动体系中的收益分配问题,其次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了各国在对外资本循环中的收益和成本,并重点分析了全球资本流动体系中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
作者简介
[
倪权生,江苏扬州人,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博士,在《世界经济研究》、《上海金融》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参与“国际金融中心:历史经验与未来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等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资本流动、资本账户开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
]
目录
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2 研究思路和内容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1.4 本书的创新点第2章 文献综述2.1 国外学者关于国际资本流动中收益分配的研究2.2 国内学者关于国际资本流动中收益分配的研究2.3 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研究2.4 国际投资头寸的计算第3章 理论假说和模型分析3.1 国际资本流动过程中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假说3.2 影响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因素3.3 国际资本流动过程中其他的潜在风险和成本附录3.1第4章 全球资本流动格局4.1 国际投资头寸的计算方法4.2 样本和数据说明4.3 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分析4.4 少数国家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主导地位4.5 地区和国家间的资本流动格局4.6 国际投资头寸和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4.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影响第5章 国际资本流动中的收益和成本分析5.1 收益率和支付率的计算方法5.2 要素收入和要素支付5.3 资产和负债的升值5.4 账面收人和账面支付5.5 收益率分析第6章 全球资本流动体系中重要国家和地区分析6.1 美国6.2 英国6.3 欧元区国家6.4 日本6.5 中国第7章 结论和展望7.1 总结7.2 未来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书名:全球资本流动过程中的收益分配
作者:倪权生
页数:214
定价:¥42.0
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43225671
PDF电子书大小:8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