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刻的一文不名者
节选
[
《*深刻的一文不名者/散众文丛》: 穿行于时间幽暗的书籍 好几天,都在迟疑。在我的读书生涯中,到底哪些书对我的生命发生过意义?我慢火炖着绿豆百合汤,一下一下揉搓夏裙,给晒蔫了叶的绣球浇水,蝉在树上高声大气发布宣言,窗外漶漫着火花花阳光……时间的阴影浓缩在几个书名,还是拿不定主意……天慢慢暗下来,隐隐雷声传来如同隐喻,铅灰光线折叠进客厅、书房,勾勒出书橱们的沉重身影。必须打开台灯才能看见士兵般排列的书们的脊背,闪烁着神秘名字,只要你翻开其中一本,就会展现一个神奇世界。我当然知道那些书的准确位置,很长时间他们就隐藏在寂静的幽暗的角落,缓慢呼吸,长久等待一双温润的手,……我探手进幽暗书橱,嗅闻书籍散发的潮湿沉闷略略陈腐的纸张油墨香气,似乎探入到时间深处,呵,我再次触碰到、抽取出那些熟悉而热爱的书。她们累叠在一起,横卧在台灯下,晕黄灯光勾勒出四边,素朴,黯淡,一点不起眼;我抽出其中一本,发黄的扉页上印有一枚橡皮图章,极其稚嫩糟糕的刀法,禁不住笑了起来;另一本末页,写有某年某月读毕……版权页上盖有某个单位印章,应是二手书店购得,页白的批语、惊叹号,多么幼稚啊!还有那些歪歪扭扭的铅笔钢笔划线、括弧……触抚这些痕迹,好似穿行于幽暗的时间隧道,遥远一线光芒引导我,我再次看见了、触摸到了那个垂首阅读的瘦弱单薄有迷惘而充满幻想的眼睛的,女孩……蝉依旧在樱花树上高声大气发布宣言般集体呜叫……我记起里尔克的话:“往后我们读这些书时永远是一个惊讶者,它们永远不能失去它们的魅力,连它们首先给予读者的童话的境界也不会失掉。” 《茶花女》 至今好奇,何以我印象*深的**本外国文学是小仲马的《茶花女》,之前还读过别的。与这《*深刻的一文不名者/散众文丛》相关的是,名叫“蓝”的同学,还有“光线”。蓝家在部队大院,光线漏过庭院上方的葡萄架,满地光斑摇动。蓝的姐姐坐在一只摇椅上读《飘》,“她总是在读那《*深刻的一文不名者/散众文丛》,都能倒着背。”蓝的眼睛是葡萄。我拿到的是《茶花女》。是从她家书橱抽出的?小32开本?出版社或译者?我全忘了。只记得坐在一只竹椅上读,抬头看见葡萄叶的嫩光,眯缝起眼睛。读不完,借回家。我的卧室原是走道,用木板围隔起来,6平方米大,只放得下一张床,北面有木窗,窗前有柳垂下,姑娘刘海般,光线从北窗进,投在窗前木桌,桌子可折叠,读书时支起,平日就放下。我就着光读这《*深刻的一文不名者/散众文丛》,就听不见隔壁房间的打牌、聊天吐瓜子壳或电视里的乒乓响动。当时我12岁,读小学五年级。 很长一段时间,有关《茶花女》,那些“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人物姓名,情节,我全部记不得。或者说不理解才记不得。卡尔维诺说,我们年轻时的阅读,往往价值不大,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缺乏人生经验,但它也赋予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12岁对《茶花女》的记忆,仅剩下几个细节:白茶花,那个女子每次出现都会带一束茶花,一个月有二十几天是白茶花,其他几天是红茶,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她死后阿尔芒让人在她墓前布满白茶花,枯萎一朵就换上新鲜的;另一个场景是,床,一张奢华的床上躺着一个濒临死亡的女子,她咳嗽,写信,大睁着空洞而突然热烈的双眼,黑的头发紧贴着苍白脸颊。没有一个人来看她。只有执吏官在她房间随意走动,清点那些等待拍卖的家具。这个场景在我幼小心灵只印下两个字:悲惨。作为一个女人的悲惨命运,我为这个场景震动,深深难过。也许混杂着自己作为女人的潜意识的恐惧。与之联系的,是爱情。爱情,这个词汇,我根本不理解,也无法体会其中的激烈缠绵无奈圣洁等等,仅仅吃惊地发现,爱情导致女人的悲惨生活,阿尔芒就是那个“带”来“悲惨”的男人,女子是必须警惕男人的。*令我恐怖的是阿尔芒的父亲,他如乌云如阴影般存在。直到现在,见到那种很稳重、踏着坚定的步伐,真理道德在握,“值得尊敬,,的人,我都持一种警惕,大概就因为他们是阿尔芒的父亲的无数化身。 再次读到的《茶花女》,是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小32开,没有勒口,封面是很薄一张纸,一幅玛格丽特侧面线描图:卷曲波浪头发下垂,发际戴一朵茶花,翘起的鼻子,敞开的半胸戴了项链。没有扉页,直接进入正文**章。**章就写茶花女的死。先生不知何时在页边空白处批语:“人不畏死,不可惧以罪;人不乐生,不可劝以善。”(荀悦《申鉴》)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受过‘善’的教育的女子,上帝总是向她们指出两条道路:一条通向痛苦,一条通向爱情。”对玛格丽特言,通向爱情就是通向痛苦。而这个所谓的“罪人”,没有受过“善”之教育的女子,恰恰*善。“她是一个失足成为妓女的童贞女,又仿佛是一个很容易成为*多情、*纯洁的贞洁女子的妓女。”我当然读到了小仲马对当时社会的严厉批判,对道德的虚伪与世界的无情的抨击。而我更感到生命本身的质地。罪或善不足以涵盖生命,牛命在高于善恶之处。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散文家赵荔红的第6部散文随笔集,是她2014年至2017年的散文精选集。她以诗性、优美、深情的笔触,将阅读、行走及对世界万象的体悟,融合在一起。她读书,为了抒写内心;她行走,是游吟诗人。她的爱与悲悯,体现在对万事万物的敏感细腻表达上,文字间光影闪烁,修辞泛着青瓷光泽;同时,她的博学多识与深刻思辨,与她的诗性感性不相抵牾。在当代散文写作群中,赵荔红的文字,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丰富蕴涵。
]
作者简介
[
赵荔红,现居上海。先后就读于复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分别获法学学士、文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 作品发表于《十月》《花城》《世界义学》《天涯》《散文》等刊物,收入多种选本。已出版和《意思》《回声与倒影》《幻声空色:赵荔红电影札记》《世界心灵》《情未央》等多部散文随笔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副编审。
]
目录
穿行于时间幽暗的书籍是圣灵是撒旦艾米莉的迷狂世界恶也是善的梦想七根手指的夏加尔阿伯拉尔与爱洛伊丝*深刻的一文不名者挺住就是一切三个莺莺金钏儿之死寻访沈从文苏东坡:从阳羡到儋耳拣尽寒枝不肯栖去往圣人墓的小桥旧书店·台湾书痴的日常生活后记
封面
书名:最深刻的一文不名者
作者:赵荔红著
页数:257页
定价:¥36.0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50022782
PDF电子书大小:5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最深刻的一文不名者》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