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17
本书特色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17)》为学术类图书。《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17)》力图通过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学、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文学档案等栏目,在更广阔的学术平台上整体把握20世纪的*国文学与文化,以强化问题意识、倡导学术锐气,极富学术价值。
]
目录
特稿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方法新论从摩罗到诺贝尔(节录)——现代文学与公民论述编后语新视界论文化与文学的“他国化”论文学批评的性质和功能论“场”:进入裂变中国的语境与门槛——关于近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路径与方法的思考与探索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学科的“短板”效应从傅兰雅到高行健——20世纪文学思潮论男女合演与话剧表演艺术的个性化文学社会学视角中的现代文学经典民国文学研究现代主义诗学理论拓展的一个重要界碑——重读袁可嘉的“新诗现代化”理论论朱英诞旧体诗的题材特色与文化心理以聊斋喻林纾:从章太炎到“五四”新青年论革命文学中的三个核心悖论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的延安文艺——论延安文艺及其作品在“国统区”的编辑出版施蛰存与川端康成小说比较谈李劫人“大河小说”影响力初探共和国文学研究“流放者归来”、“我不怨恨”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当代文学与主导意识形态及主流价值观念嬗变“号角”如何折身为“大众”——北京《大众诗歌》的改版与停刊周啸天旧体诗词创作论抗战文学研究流动的文学史视野中的日占区文学殖民地文化视域中“满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反殖文学抗日文学解殖文学——以伪满洲国文坛为例胡风:新文学进入“腹地”之后的探求——抗战文学的意义再思经典重读《沉沦》里的个人、欲望与民族国家土改运动的心灵史诗和复杂书写——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文学与文化书法文化视野中的郭沫若与日本副刊文本新闻化:一种媒介文化景观的解析大众文化视阈下的新世纪西部文学文学档案“与抗战无关”论争前前后后2013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瞥学人与著述文本理论的拓展与实践——评金宏宇著《文本周边》近代文学语言变革的“现代性焦虑”——评时世平新著《救亡启蒙复兴》实证研究与文化视野的深度融合——评王洪伟著《民国时期山水画南北宗问题学术史》
封面
书名: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17
作者:李怡
页数:436
定价:¥65.0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53106267
PDF电子书大小:6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17》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