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

本书特色

[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机械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工与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密切相关,在非电类学科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本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课程要求,为适应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针对此类技术基础课在相关专业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坚持立足基础、体现实用的原则,尽量达到在学时较少的情况下,
使学生掌握**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的目的,以满足非电类专业的需要。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以下特色:
  1.保留**的经典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建立基本概念,为深入学习后续内容奠定基础。
  2.适当加大电子技术部分的比重,增加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内容,选择典型的电气设备,结合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与现代的PLC控制技术,增加了教材的适应性。
  3.在内容安排上,从基础到应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争体现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机械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工与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密切相关,在非电类学科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本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课程要求,为适应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针对此类技术基础课在相关专业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坚持立足基础、体现实用的原则,尽量达到在学时较少的情况下,
使学生掌握**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的目的,以满足非电类专业的需要。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以下特色:1.保留**的经典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建立基本概念,为深入学习后续内容奠定基础。2.适当加大电子技术部分的比重,增加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内容,选择典型的电气设备,结合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与现代的PLC控制技术,增加了教材的适应性。3.在内容安排上,从基础到应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争体现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理论基础、电子技术、常用电气设备及控制技术三部分。电路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及安全用电;电子技术部分,主要介绍二极管和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常用电气设备及控制技术部分,主要介绍变压器、交流电动机及电器控制电路。

]

内容简介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电路理论基础、电子技术、常用电子设备及控制技术三部分。电路理论基础部分, 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等 ; 电子技术部分, 主要介绍二极管和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等 ; 常用电子设备及控制技术部分, 主要介绍变压器、交流电动机及电器控制电路。

]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1.1 电路与电路模型1.2 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1.3 电路元件1.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5 基尔霍夫定律1.6 支路电流法1.7 节点电压法1.8 叠加定理1.9 等效电源定理1.10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1.11 非线性电阻电路小结习 题
第2章 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2.1 换路定则2.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2.5 三要素法小结习题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3 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3.4 RL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
3.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3.6 电路中的功率因数
3.7 电路中的谐振
3.8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第4章 三相电路及安全用电
第5章 二极管和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
第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7章 组合逻辑电路
第8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第9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
第10章 变压器
第11章 交流电动机
第12章 电气控制电路
参考文献

封面

电工与电子技术

书名:电工与电子技术

作者:许忠仁主编

页数:0

定价:¥42.0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61161340

PDF电子书大小:10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电工与电子技术》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