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形态-心理学与社会学视维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

本书特色

[

城市形态与城市记忆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当前城市大规模的改造与频繁的更新不仅使城市结构丧失记录真实历史的功能,同时也给城市社群带来种种的记忆认知、认同问题。朱蓉、吴尧编著的《城市记忆形态——心理学与社会学视维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从较为本质与深层的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阐述了城市记忆的基本理论,并深入研究了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的时间观与价值取向,同时对城市形态中的记忆要素以及相应的表现原则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我国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供较为科学、整体的发展新思路。
  《城市记忆形态——心理学与社会学视维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选题新颖,视角独特,具有鲜明的学理性、学术性和科学性。它既可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人员、城市管理决策者以及城市社会问题研究者参考,同时也可以为大中专院校的师生学习借鉴。

]

内容简介

[

城市形态与城市记忆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当前城市大规模的改造与频繁的更新不仅使城市结构丧失记录真实历史的功能,同时也给城市社群带来种种的记忆认知、认同问题。朱蓉、吴尧编著的《城市记忆形态——心理学与社会学视维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从较为本质与深层的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阐述了城市记忆的基本理论,并深入研究了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的时间观与价值取向,同时对城市形态中的记忆要素以及相应的表现原则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我国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供较为科学、整体的发展新思路。

]

作者简介

[

朱蓉,女,江苏无锡人。南京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博士,现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以及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理论与设计方法的教育、科研工作。共发表学术期刊论文及国内外会议论文20余篇,译著与参与合著教材2部。主持2项省级纵向科研项目,并完成多项省市级建筑、景观、室内设计工程项目。曾赴德国、英国、瑞士、韩国、新加坡、澳门、香港等国家与地区进行学术访问与项目合作。
吴尧,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现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历史建筑保护研究的理论与设计方法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教育部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并主持完成多项建筑、规划、景观设计工程项目。曾应邀赴香港、澳门等地进行学术访问与项目合作。

]

目录

导言:问题的提出 **节 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记忆危机  一、城市历史文化的缺失与社群记忆认知危机  二、城市形象的扭曲与社群记忆认同危机  1.外来强势文化的入侵与社会心理  2.城市建设价值观的错位  3.城市建设缺乏人文关怀 第二节 对于城市记忆已有研究的概述与分析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价值  二、研究的目标  三、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框架**章 城市记忆概述 **节 记忆与集体记忆 第二节 城市记忆的概念与范畴 第三节 城市记忆的作用  一、延续城市历史,保护城市特色  二、加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塑造城市的场所精神与文化 第四节 城市记忆系统要素认知  一、城市记忆客体  二、城市记忆载体  三、城市记忆主体  1.游客与市民  2.城市记忆载体的表现者与使用者 第五节 城市记忆系统分析  一、时空经验与城市记忆  二、时空速度与城市记忆第二章 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及其时间观与价值取向 **节 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 第二节 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的时间观  一、历史与记忆  二、城市形态的时间观 第三节 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的价值取向  一、城市记忆的形式和价值取向  1.城市记忆的两种形式  2.城市记忆的价值取向  二、城市形态建构方式和价值取向  1.城市形态的两种建构方式  2.城市形态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小结第三章 城市形态的记忆要素认知与分析 **节 城市形态主体的参与——体化要素  一、身体实践  二、仪式 第二节 城市记忆载体的特性——场景化要素  一、“场”要素  1.围合  2.尺度  3.层级结构 二、“景”要素  1.数量  2.特征  3.序列位置 三、综合要素  1.整体感知  2.运动速度  3.活动内容 第三节 城市记忆主体的经验——符号化要素  一、地名  二、类型  三、地标  1.自然景观  2.人造景观 第四节 小结第四章 城市形态记忆要素的表现原则 **节 体化要素的表现原则  一、可进入性  1.视觉层面  2.行为层面  3.心理层面  二、可参与性  1.空间活动  2.空间营造  三、案例分析 第二节 场景化要素的表现原则  一、真实性  1.内容  2.环境  3.情感  二、整体性  1.构成因素  2.氛围  三、案例分析 第三节 符号化要素的表现原则  一、稳定性  二、多元性  1.主题  2.表现  三、案例分析 第四节 小结结束语参考文献图表索引后记

封面

城市.记忆.形态-心理学与社会学视维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

书名:城市.记忆.形态-心理学与社会学视维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

作者:朱蓉

页数:237

定价:¥45.0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64147938

PDF电子书大小:6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城市.记忆.形态-心理学与社会学视维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