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节选

[

《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内容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钱从哪来”,即资金投入保障问题。《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依据党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困境,对建设新农村的投融资机制问题进行研究;以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投融资需求为现实出发点,以投融资机制创新与财政金融协调发展为理论出发点,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新农村建设建构一个理想框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推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

]

相关资料

[

插图:(2)投资乘数理论。凯恩斯认为,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倍数效应,只有设法增加投资,才能有效缓和失业问题。因此,在私人投资缺乏时,如果不增加政府的开支,扩大公共工程投资,增加其他非生产性开工,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失业问题就很难解决。相反,如果国家能够刺激投资,或者增加政府的开支,或者设法增加私人投资的诱惑力,或者增加其他一切非生产性开支,就能实现充分就业,克服经济危机,促进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凯恩斯乘数理论说明投资,尤其是政府财政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效应,至今仍被许多国家政府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所采纳,成为这些国家制定财政投入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深刻认识到政府投入的重要性,采取多种办法广泛筹措资金,如增发国债、改革税制、吸引外资等,加大对公共品的投入与供给,以刺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3)农业发展理论。速水佑次郎(日)、弗拉坦(美)1971年提出以农业技术和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的农业发展理论。速水佑次郎于1988年提出了“速水农业发展阶段论”,把农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以增加生产和市场粮食供给的阶段,提高农业产量的政策在该阶段居于重要地位;以着重解决农村贫困为特征的阶段,通过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这个阶段的主要政策;以优化农业结构为特征的阶段,农业结构调整为该阶段的主要政策。

]

本书特色

[

《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是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

内容简介

[

本书依据党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困境,对建设新农村的投融资机制问题进行研究。

]

作者简介

[

谢瑞其,1969年9月生,湖南湘阴人。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篇,并参编《新农村之路》丛书。先后在湖南省网岭监狱、长沙市开福区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部门工作。2008年3月到岳阳市湘阴县委挂职任县委副书记,现任中共岳阳屈原管理区区委副书记。

]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wto后过渡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1.2 无农业税时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1.3 工业反哺农业时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1.4 农村金融和公共财政短缺时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封面

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书名: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作者:谢瑞其

页数:220

定价:¥28.0

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64802486

PDF电子书大小:12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