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出版社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

节选

[

  《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中文版)》:  第三节中国古代的主要农业制度  1.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小农经济  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365-427)所做的《桃花源记》这一传世名篇,描述了一处良田美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种作、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其实,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这种理想中的小农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一直在延续和演变,直至今天。  小农经济是自隋唐以后逐步从“大农”中演化而来的。据史料记载,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男子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受20亩,男子给桑田20亩,为世业田,终身不还。唐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规定丁男与中男,每人受田100亩,其中20亩为永业田,80亩为口分田,永业田可以继承。据已有的历史数据,中国人地比率(地亩/人口)自南宋(1127-1279)后就下降到了5.5亩/人左右,农户绝大多数耕种面积都在25亩以下。至清一代甚至下降到2.83亩/人。  所谓小农经济,特点有二:一是农业生产较为分散,集中度不强。主要是以家庭作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生产与畜牧业和其他手工业生产相结合。二是其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的消费和缴纳税赋,而不是为了交换及牟利的需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中国小农经济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一是人口的增长。自商周至公元纪年之初,中国人口约为6000万。至北宋期间的12世纪初,人口突破1亿。在明代超过2亿以后,明末清初又降为不足1亿,至19世纪中叶达到4.3亿。二是农民对地主阶层的依附。中国自春秋以后即确立了土地的私有制度,允许买卖土地,也必然引起土地兼并。历史上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自耕农和依附于地主阶级的佃农只能以小农的形式存在。三是税赋制度。在清代初期,田赋收入一般占到财政收入的80%左右。大量佃农向地主缴纳的地租成为较易归集和控制的税收源泉,因而这样的经济组织形式对国家征税显然更为有利。  认识中国的农业问题,就必须认识和了解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将长期在中国存在的现实。即使中国的人口超过了14亿,城镇化率达到了70%,也还有4亿多人生活在农村。而要改变这种小规模、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是需要制度和技术进步为条件的,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小规模经营的农户经济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中国农业的基本面,而这种状况的改变,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同时,也应当看到,尽管当今中国仍有大量的小规模经营农户,但它们与历史上的小农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它们中绝大多数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将产品用于市场交易,而不是为了自给自足。  ……

]

内容简介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贯穿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全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是读懂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起点,也是理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现状的逻辑原点。本书分四章,分别从悠久的中国农业文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道路的艰难探索、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中国农村巨变、新世纪以来中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梳理了中国农业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面临的困难及政策举措。全书架构清晰、分析客观、数据翔实、史料丰富,在有限的篇幅内用尽量大众化的语言为读者展现出一幅中国农业发展的长卷。从源头为读者释义中国农业发展的脉络及目前发展状况,解答了中国“三农”问题为何关系国家发展、经历了哪些发展过程及今后如何发展。

]

作者简介

[

  陈锡文,祖籍江苏丹阳,1950年生于上海。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毕业后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长期从事我国“三农”领域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参与了198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农村改革发展的大部分重要文件起草工作。作为起草组负责人,参与了2004年至2016年13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工作,参加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以及多次中央全会的,决定》《建议》起草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体制、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其与人合著和独著的论著曾4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曾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聘为特聘教授,被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聘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

目录

引言**章 悠久的中国农业文明**节 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创造1.中国农业文明与世界文明版图2.各具特色的中国农业发源地3.领先世界的古代中国农业第二节 4000年农业的东方思维1.“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东方的民本思想2.“天人合一”——对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理解3.“民以食为天”——历史淬炼的信念4.“重农抑商”——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国策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主要农业制度1.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小农经济2.从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3.绵延2600年的农业税赋制度4.平籴法与常平仓5.京杭大运河与南粮北运6.传统村落中的血缘关系和宗族制度第二章 对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道路的艰难探索**节 一穷二白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1.凋敝而濒于破产的中国农村2.极其薄弱的工农业基础3.粮棉囤积居奇与物价飞涨第二节 直击要害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1.土地的地主所有制——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2.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变迁3.解放后土地改革在全国的展开——小农所有制的建立第三节 统购统销体制的形成1.统购统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艰难选择2.中国式的粮食配给制——统购与统销体制的运行3.统购统销制度的功过得失——对经济社会各方的深刻影响第四节 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体制1.合作化运动的缘起——既有理想主义成分也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多重考虑2.从互助组到高级社——合作规模的非理性扩大3.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与多次调整第五节 中国为什么选择了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发展道路第三章 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的中国农村巨变**节 农业生产经营重归家庭1.从农业生产责任制开始突破——对包产到户的大争论2.“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的区别——自主权落到哪3.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确立——家庭经营与统一经营相结合第二节 农产品市场机制的逐步恢复1.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开始的市场化改革2.价格“双轨制”与“物价闯关”对社会的冲击3.农产品统购派购从范围缩小到彻底取消第三节 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1.以家庭经营为母体,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组织成为农业发展的“领头羊”2.以家庭经营剩余为基础,农村流通体系迅速发展3.以家庭经营积累为基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四节 农村劳动力向人力资本的转变1.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管理制度2.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民工潮的形成3.世界*大的人口红利,在农民工的酸甜苦辣中形成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建立参考文献

封面

外文出版社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

书名:外文出版社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

作者:编者:陈锡文

页数:205

定价:¥70.0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119114682

PDF电子书大小:11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