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唐诗

相关资料

[

春四月,我们一起读唐诗
读李白,*宜豪饮狂歌;读杜甫,*宜晓月西风;读王维,*宜残阳薄酒青山;都白居易,*宜以茶当酒,朴讷如闲;读李商隐,*宜女人香气兰花指,杜鹃声里报春寒……

四季中,*诱人的时节,莫过于阵阵花香中带着丝丝寒意的春季。春季的日子里,每当夜幕降临,丝丝缕缕的春雨无声地打在瓦楞上,积攒的雨珠顺着屋檐有力地滴落在屋檐下的石阶上,吵醒了四周熟睡的青蛙和昆虫,一时间,蛙鸣、虫嘶、雨声响彻了整个春夜,阵阵困意渐渐涌上了窗边慵懒地躺在竹椅上捧书闲读的年轻人。无疑,春季比起读书来,更适合卧床听雨眠。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我看来,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似乎描绘的是春季城市中的景象。调皮的春雨只有在城市中,才会在夜晚悄无声息地到来,轻轻抚摸正沉睡中的花蕾、绿草、细柳,会从窗前悄悄飘过,但不会惊扰那窗前捧书夜读的人。
又一年春季,又一个细雨绵绵的春夜。前些天,在书店闲逛时挑了一本《史说唐诗》,这个雨夜正好品读。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市面上关于唐诗的书,可以说已经有几百上千本,光我自己读过的就至少有十余本了。我是一个肤浅的人,买书时首先看的是书皮漂不漂亮,是不是硬壳精装的。不过,这次购买《史说唐诗》,并不是因为它有一张好看的书皮,而是因为它书皮上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史说。
相比市面上一些吸引眼球的书名,如*美XXX、XX品唐诗、写给XX的唐诗,史仲文先生仅用了“史说”二字,简单而富含深意,让人充满了遐想,想迫不及待地翻开一睹究竟。
从字面意思来看,我对书名的意思有两种理解:一,史先生是想结合唐代历史进程来描绘唐诗发展的历史;二,因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唐诗的发展历史和鉴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他本人姓史,用“史说”应是想说书中所表达的观念仅是他一家之言。
翻开史先生的书,越读越喜爱。喜爱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的文字优美得让我沉醉,而在于他并不像文学史书般直白、无味地阐述唐诗的发展历史,而是以流畅活泼的文字,以唐诗发展历史为明线,引出唐代的历史进程与唐代诗人在不同时期所作之诗的创作风格、创作内容的变迁这两条暗线,让我能在诗的海洋中,思索唐王朝兴衰的原因,探究唐诗的创作轨迹,追寻唐诗人的创作足迹。
在书的开篇,史先生就交代了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本书的展开,也未脱离这四个阶段的框架。
书中以描绘初唐英才盖世、文才略显平庸的唐太宗李世明的唐诗为开端,以晚唐写诗并不高明但因写有《诗品》而深远影响着后世诗评的司徒空结束,主要以历史进程为脉络,将各时期诗人所创作的著名唐诗或与诗人人生历程紧密关联的唐诗串联起来进行鉴赏,让人既读懂了唐诗又读懂了唐代诗人。
在书中,我读懂了封面语中史仲文先生为何说李白的诗适宜在大口喝酒、大声歌唱中品读,杜甫的诗适宜在有微风吹拂的皎洁月光下吟诵,李商隐的诗只能在春天杜鹃的声声啼叫中抱着美女细品……这一切都与李白、杜甫、李商隐的性格、人生历程和历史背景等因素分不开,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诗风,读懂了这些因素,才能真正领悟他们的诗作之妙。
我今天终于能理解鲁迅先生的“古诗都被唐人做完了”的真正意思,他并非说真正的优秀古体诗已全然做完,后人已没诗可作,实则是想表达唐诗已经达到历史*峰,在古代诗歌体裁这个范围内,后人已经很难超越了。我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唐代政治开明,给唐诗的孕育提供了良好的摇篮;二,唐代诗人交往时,相轻者少,不问出身,不看年龄,不计名利,不贬低对方,互相仰慕,互相鼓励,互相成就,这从《全唐诗》中众多唱和之作中可见一斑。
一口气读完,已是深夜,窗外的小雨不知何时停了下来,但我心中却已春雨绵绵。待困意涌上时,我将和衣而眠,与睡梦中与唐代那些大才子、大文豪、大诗人们一起饮酒高歌、吟诗作对。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

封面

史说唐诗

书名:史说唐诗

作者:史仲文

页数:285页

定价:¥48.0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4-01

ISBN:9787506871280

PDF电子书大小:15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