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弟子规

节选

[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更是大人的事情了,父母要得到很好的赡养,子女就要努力工作赚钱,要有稳定的工作。但我们每天努力工作,来去匆匆,还要把父母放在心里。有事外出时,必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所去一定要有稳定的处所,所操持一定要有稳定的职业。  《论语》里仁篇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按照南怀瑾先生解读,其意思是:“父母在的时候,不要没有目标地远游,要走到远方去,就一定要有一个安顿父母的方法。”对于“游必有方”,南怀瑾在《论语别裁》说:“古人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我认为‘游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方’者应是方法,不是方向。”南先生说的很有道理,这句被后人误解为父母在的时候就不能出去,要求子女在父母跟前为其尽孝。  常言道,好男儿志在四方。毛主席出去时写诗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天下的父母哪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呢?若能建功立业,就不是小孝了。只是父母在的时候,不要没有目标地远游,要走到远方去,就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地方,让父母知道,不要让父母天天在家里担心。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知道了你在什么地方,知道你在那里有所作为了,他们就放心了。父母是希望子女有所作为的,只是他们不希望子女没有目标地乱游,并非不希望子女出去到外面大干一番事业。《礼记》说:“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业。”(《礼记·曲礼上》)这段话的意思是:“做儿子的,外出一定要报告,返家一定要当面告诉父母。所去要有稳定的处所,所操持一定要有稳定的职业。”可见并非不准子女出去,而是怕出远门父母担心。现在交通和通讯这样发达,时间与空间都缩短了,所以这个问题也不存在了。  ……

]

内容简介

[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部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国学基本经典,它以孝悌为核心,具体阐释为“弟子”者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虽然常被看作蒙学读物,但成年人尤其是当代人更需要读懂和践行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近现代许多著名的高僧大德、社会贤达都极为推崇。  《弟子规(曾琦云著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以光绪、民国《弟子规》版本为底本,包括原文、注释、译文、解读、例证、名言哲语六个部分。注释力求详尽,译文力求通俗而忠于原著,解读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很多地方旁征博引,纳圣贤言论或名家思想精华于其中,使每一个道理均有据可查,不再是一家之言。大量例证,使精深的含义变得浅显。名言哲语,画龙点睛,总结全章。  除正文解读外,该书还对《弟子规》原文进行注音,便于读者诵读。  《弟子规(曾琦云著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适合有一般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阅读。

]

作者简介

[

  曾琦云,1963年生,湖南双峰人,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任双峰县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双峰县政协委员、双峰县佛教协会秘书长、娄底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曾国藩研究所研究员、湘潭大学曾国藩研究中心《曾国藩研究》编委、文正学校首聘曾国藩研究专家兼曾国藩家教课题组研究人员、曾国藩研究会研究员、三立学校与艺芳学校国学顾问兼国学讲师等职务。  主要著作有《宗教文化导论》《内圣外王——解读一代儒宗曾国藩》《心经心得》《每日论语》《般若禅》《论语禅》《安士全书白话解》(上下)、《印光大师说净土》《舍利与修行》《新版安士全书校注》《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全4册)、《曾琦云评解文正国学智慧》《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专著与论文共千多万字。  主编两届全国曾国藩家教论坛论文集,编写《曾国藩家教新读》《曾国藩三十二圣哲画像记新读》《国学经典选读》等国学教材。  该书为湖南省教育协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曾国藩家教与学生健康人格养成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阶段研究成果。

]

目录

出版前言自序**章 总叙第二章 人则孝第三章 出则悌第四章 谨第五章 信第六章 泛爱众第七章 亲仁第八章 有余力,则学文附录 弟子规(全文诵读注音)

封面

中华国学--弟子规

书名:中华国学–弟子规

作者:曾琦云/10

页数:301

定价:¥36.0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6-01

ISBN:9787516913468

PDF电子书大小:11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